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文章分享


周行一/試著寫一篇論文吧!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1/3307538
如果你從來沒有認真寫過一篇長的申論文章,做一次對人生會很有幫助。台灣人大多數沒有寫過長篇大論,因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沒有機會嘗試,入學考試一向引導教學,學生只學對考高分有用的東西,即使學寫作,多數為抒情短文,大學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目都以抒發情感或表達意見為主題,例如一○五年的學測題目是「我看歪腰郵筒」,一○六年的指考題目是「在人際互動中找到自己」,一○七年開始指考已不考作文,學生在高中以前的作文訓練很少,一○四年以前,基測甚至不考作文。
抒情當然重要,發抒情感可以怡情養性,甚至觸動人心,加以理性思辨及具邏輯性的關鍵思考能力,則更具創造力與說服力。有些電影是小說改編的,經常原著比電影更好看,一部短的電影簡約地把原著的內容以影像、聲音、表演,將故事呈現給觀眾,這是一種不同於讀書的視覺與聽覺的享受,他的創新性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一種以影音配合表演的不同藝術形式,但是故事本身的吸引力仍舊決定電影的受歡迎程度,劇情不好的電影不可能膾炙人口,演員與影音讓劇情迷人的電影更有看頭,關鍵畢竟是劇情。
想要真正欣賞小說的內容就必須閱讀原著,迷人的小說所具備的原創性,必須藉著豐富與感性的文字,邏輯性地鋪陳故事才能達成目的。而最初題材的決定,與寫作的過程必定經過作者一段「研究」的過程,作者本身必須經過觀察、閱讀、經歷、搜集資料、分析、整理、歸納、演繹,在反覆推敲的過程中將題目與內容定稿,所以一個傑出的作家一定也是位傑出的研究者。
不同領域的人想要解決的問題的本質是不同的,作家的難題是辨識一個吸引人的寫作題材,並且完成創作;一個創業者必須想到別人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然後將產品完成並上市銷售;一個優秀公務員可能會思考怎樣讓民眾能理性溝通並且達到施政的共識。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創造力,能掌握問題的本質,並且找到解決的方法。這是種「研究」的能力,能力愈強,想出的問題愈有價值,解決方案愈有意義。
日常中不可能每件事都經過長時間嚴謹的研究過程才提出解決方法,但是「研究」的習慣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邏輯性地思考問題,追根究柢地探究,分析不同可行性的優劣點,具備比別人更好的「直覺」,做較好的決策。雖然許多事情都必須在短時間內決定,「研究型」的思考方式在潛意識裡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研究型的思考方式必須經過練習才能逐漸形成,寫一篇長申論文是非常好的。先從找一個與自己專長有關的有趣題目開始,例如「美中貿易戰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為了寫這篇文章,需要閱讀一些貿易戰的歷史、了解美中貿易關係、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與貿易的關聯等等,當開始做研究的時候,你一定會有毫無頭緒不知從何開始的感覺,也有不知如何分析的困惑,以及不確定推論邏輯是否合理的挫折。練習寫論文的重點是研究的過程,至於推論是否正確,花了多少時間並不是關鍵。一次研究將有一世的正面影響,不論你身處人生何種階段,開始做就對了,當你有了研究型思考方式,你的人生會更好。(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名家縱論/林蒼生:跟著雲 飛向愛心大國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473504

雲,仍慢慢地飛,地球也以相同的速度在轉,為什麼人要變得匆忙呢?匆忙使人與自然疏離,使自己不能寧靜自在。但,人為什麼仍舊選擇匆忙,無法改變?這是每個人或每個知識分子,要思考的問題。
我提出清富觀念後,很多人贊同,也有很多人說不容易做到。今日社會人們的思想,已被看不見的文明列車,拉著往前衝。要使列車忽然慢下來,當然不容易,在這種無力回天的狀況下,只好選擇由少數菁英做起,尤其是先由企業菁英做起,效果更好。因為企業菁英可以帶領一批人,使企業成為溫暖和樂的大家庭,改變了一批人,也改變了自己。
改變自己非常重要,自己的心性如能由向外奔馳的習慣,轉向內心穩定成長的安靜,將生活與生命同等關注,每天以愉悅的身心與人相處,甚至可以在安靜安祥時候,如莊子所說:「得乎至美,而遊乎至樂」,那麼清富的功課,就幾乎完成。
這「至美」「至樂」的功課,必須從不匆忙做起。我們很幸運生長在台灣,這裡有深厚的文化淵源,儒釋道的精華成為我們日常知識,使我們東方人比西方人多了一份不匆忙的悠閒,再加上現代科學的養分,使以前不清楚的內在世界更為清楚明白。
少數的人中菁英,IQ高,EQ也很高。不僅事業發展得好,樂觀自在,家庭美滿,而且形態優雅,在人群中到處受人歡迎。他們心靈也時時處在平衡的安靜狀態,這樣的人,其心靈能量比平常人高,喜歡照顧別人,而且心中時時充滿了愛心
愛心是一種能量,是人類將來要進化的方向,這是所有宗教教義都指向愛心的原因。我們如把愛心放在內心,時時使它發光發熱。發光,使自己容光煥發,發熱,把溫暖帶給人間。就這樣,愛心像一顆內心的太陽光耀奪目,照耀身內細胞及外在世界,使身體每一個細胞的生命力旺盛起來,就像我們對著早上的太陽一樣。
愛心是人內在的太陽。古來不論哪一家的修行人,都強調在寧靜的觀照中,使內在的黑暗光亮起來。那光亮的探索與愛心的光芒是相同的,所以想修行的人沒有愛心絕對修行不來。這也是師傅在尋找門徒時,所謂的「根器」。
對一個人來說,愛心這麼重要,它是腦筋能否平衡,心靈能否平和的關鍵。一個社會,以至於一個國家也都一樣,現在全世界都以成為經濟大國,甚或政治大國為目標全力以赴,為什麼不改成以愛心大國為目標,使社會更和樂更幸福,更正確地往我們的理想國「世界大同」邁進呢?
雲,仍慢慢地飛,雲要告訴我們的居然有那麼多。朋友,多看雲吧!那雲還會告訴你更多、更多…而且也讓我們一步一步走向愛心大國。(作者為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